市场开拓硕果累累 榆林成资源城市转型先行者
来源:中华网 | 2017-04-06 11:37:45

作为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2017年我国将会继续落实去产能政策。而在不久前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7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这些意味着今年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原本的粗放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着精细化、高端化方向迈进。而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城市、全国第二产煤大区,榆林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明显快人一步,不论是产业结构的转型上,还是市场开拓方面,都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

榆林市作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据官方数据,榆林54%的面积含煤,煤炭预测储量2720亿吨,探明储量1490亿吨。

近年,受到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安全生产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整个煤炭市场都趋于下行状态,煤炭价格一度狂跌。这也让以煤炭为根基的榆林市经济遭受到重创,无数企业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境地。

而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榆林在市委市政府的牵头下,开始摸索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榆林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决策部署,紧扣“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新要求,认真贯彻国家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部署,坚持创优品牌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模式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之路,赢得了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困境中率先突围的主动权。

首先,榆林坚持创新为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技术攻关步伐,建设一流煤化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站稳煤炭分质利用产业制高点。

在不久前闭幕的榆林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明确提出,要以更加强劲的动力推动榆林能源经济转型升级,能化产业迈向高端化,建设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

目前,榆林市的能源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煤电一体化格局开始成型。同时一批投资超十亿以上的高端煤化工项目在榆林纷纷落地建设。特别是国家同意在榆林建设世界最大单体煤化工项目--神华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转型升级的革命性突破。

神东、陕北2个亿吨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基地、世界最大的镁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兰炭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国内大型火电基地,国内煤制烯烃第一大市,一个个耀眼的“名片”是榆林转型发展中收获的累累硕果。

尤其是在榆林兰炭的创新升级上,榆林市规划了超过7000万吨规模的兰炭产业集群,榆林兰炭成为京津冀鲁替换散煤的主力军。同时,榆林市以兰炭生产技术为基础,承接“3052”项目建成投产。

其次,榆林坚持落实去产能化政策,针对煤企职工的转岗、安置、再就业等问题,榆林也遵循了“一企一策”的原则,将因去产能受到影响的人员分流到相关下游延伸产业链上。

带头走出去 迈出盘活全市经济重要一步

除了勤练内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打造“榆林煤”品牌,打造榆林好产品,也是榆林市迈出盘活全市经济的重要一步。

2015年,榆林市率先成功注册“榆林煤”产地证明商标,将“榆林煤”由地标产物带入商业品牌时代;同时,坚决实施“榆林煤”四个陕西省地方性推介标准,全面保障市场产品质量。

在市场推广上,榆林市长尉俊东亲自挂帅,带头走出去。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牵头下,组成团队奔赴全国能源消费重点地区洽谈能源战略合作,不断开辟能源产品销售新通道、新市场。

去年,榆林市在全国能源消费重点地区借力全国煤炭交易会、西洽会等大型会议,举行了30多场榆林煤产品专场推介会,现场签订煤炭销售合同2亿多吨、兰炭超过1000万吨。尤其是在成第十一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上,榆林市总计签约137个经贸合作项目,签约金额1207.9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榆林煤在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河南、宁夏以及陕西关中等8个重点省区市场销量超过千万吨,而且成为市场重点消费企业销售、掺配的首选用煤。

“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川湘渝,走活了全市经济一盘棋”,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解读了榆林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走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内涵。

借由政府强力的品牌推广,“榆林煤”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鲜明的品牌认知。目前,“榆林煤”已经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榆林迈向资源城市转型成功道路的一张通行证,它的逆势崛起也是榆林人拼搏精神的象征,是他们坚持克难攻坚、砥砺奋进的最佳诠释。

精彩推荐